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作出反倾销终
2006年6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反倾销案作出无损害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6位委员中,有4位认为尽管美国商务部裁定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在美国国内存在倾销行为,但是没有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和实质性损害威胁,因此,对损害裁决投否定票;有2位委员认为存在损害,投肯定票。根据投票结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在美国的倾销行为没有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和实质性损害威胁。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否定性裁决,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将不被征收反倾销税。
2005年6月21日,应美国金刚石锯片生产者联盟和美国特别贸易协会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6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本案作出倾销终裁。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2005年,美国国内金刚石锯片的生产企业有21家,拥有雇佣工人480人。2005年,美国国内对金刚石锯片的表观消费为2.312亿美元,美国对对进口金刚石锯片的消费占比为47.4%,其中,美国从中国和韩国进口金刚石锯片9040.6万美元,从其他国家的进口为1912.7万美元。造条件
中国金刚石锯片行业打响"美国突围战"
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经济大舞台,国际间各种经济摩擦和纠纷也随之增多。尽管美国金刚石锯片生产企业联合会向美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韩两国的金刚石圆锯及组件的反倾销申请至今悬而未决,但上海石材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抢在第一时间组织起江、浙、沪三地几十家中国企业,联手应对美国反倾销压力,同时联络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等相关组织,在充分研究美方起诉书的基础上,找出案件突破口。目前,中国业界已聘请中美法律界和会计界的反倾销专家积极应诉,并争取赢
得中国政府和美方合作伙伴的支持。目前商务部先遣队已起程赴美工作。美国金刚石锯片生产企业联合会准备8个月,筹措了120万美金,于5月3日向美国政府递交了针对中国、韩国产金刚石圆锯及组件的反倾销申请。截至5月31日,中国被美方起诉的企业已从最初5月3日时的23家上升到53家,其中江、浙、沪企业占60%,涉案金额2600万美元。中国金刚石锯片生产企业被美国同行起诉的起因是:美国企业认为,从中国增加进口的低价金刚石圆锯片已造成对美国国内产业实质性的损害。美国方面引用该国海关统计资料称,中、韩两国出口美国的金刚石圆锯片从2002年的870万件增加到2004年的1340万件,致使美国企业未能享受到建筑行业景气带来的好处,相反压缩了美国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1家企业破产,多家企业市场份额缩小,美国同行被"夹在了钢铁、能源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尴尬境地"。2005年 5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收到美国生产商针对中国所谓的"反倾销" 申请,由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美国金刚石锯片生产商协会提交的申诉状"是否具备必需的产业支持"存有疑问,遂决定发放调查问卷单,搜集相关的产业支持信息,着手进行"损害"调查,调查问卷回收已于 5月25日之前提交完成。有消息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近日召开有关"损害"问题的第一次听证会,6月17日将作出初步裁决。金刚石 圆锯片已成为中国出口国际工具市场的主打产品,国内众多企业以及一批上市公司雄心勃勃,筹建中的生产线拟在今明两年投产,美国若实施 "反倾销",对这些企业无疑是当头棒喝。据上海石材行业协会秘书长范林根博士介绍,全球的金刚石锯片生产自2000年起大规模向亚洲转移,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据美方统计,2003年至20 04 年,中国输美的金刚石圆锯片数量环比增长在30%以上。对此,美国起诉方提交的诉讼资料似乎很是理直气壮,称我方产品出口美国价格远低于正常成本价,倾销幅度达298.39%,即美国海关若对中国产品多征298. 39%的关税,才不为倾销。我国的涉案或非涉案企业若不应诉,今后出口美国的产品,将按倾销案裁决之后的最高税率征税。对于美国同行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范林根博士予以坚决驳斥,中国产品的成本价计算是按生产要素,诸如工时、原料消耗、能源消耗量等乘以替代国( 本案选择印度)单价反映出真实的生产成本,再加上固定折算的管理费用、利润等构成。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工和材料成本优势显而易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倾销幅度达298.39%"的荒谬说法。
目前,金刚石锯片正成为我国新兴的出口增长点,通常,投资一整套高档的金刚石材料及锯片生产设备需上千万元的资金,国内众多企业以及一批上市公司雄心勃勃,已经或正筹备新上生产线,拟在今明两年投产。美国如最终决定对该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刚刚崛起的中国金刚石工具行业的发展,对那些瞄准出口市场准备大干一番的企业而言,犹如当头一棒。中国业界应对美国抛出的"反倾销案" 已初步达成共识,行业协会旗下的龙头企业已聘请中美法律和会计界的专家应诉,费用可能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