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继续扩大,但逆差出现近五年来的首次减少。服务贸易收支总规模达到1582亿美元,增长18%,占同期中国GDP的7%,较上年略有上升。其中,服务贸易收入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服务贸易支出838亿美元,增长16%;收支逆差9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中三个较大的项目仍然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项合计占收支总额的近4/5。
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多数项目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反映中国服务行业对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总体发展前景呈良好态势。运输、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项目是服务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分别为154亿美元、293亿美元和16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8%、14%和6%,占服务贸易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1%、39%和23%,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83%。运输收入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下降2和3个百分点。电影音像收入增速最快,增长227%;其次是建筑和咨询收入,分别增长77%和69%。这些变化得益于中国货物贸易的快速增长、来华旅游和商务活动的持续增加。
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稳步增长,运输、旅游、其它商业服务和保险项目是中国服务贸易支出的主体,支出分别为284亿美元、218亿美元、94亿美元和7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14%、11%和18%,占服务贸易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4%、26%、11%和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支出的78%。除电影音像支出下降外,其余项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1、服务贸易逆差规模略有减少。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改变了近几年一直快速增长的趋势,比上年同期减少3亿美元。逆差项目的构成并未发生变化,仍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目,逆差规模分别为130亿美元、67亿美元和5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16%和21%,运输项目的逆差与其他逆差项目的总和几乎相当。顺差项目主要集中在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顺差规模均为75亿美元,分别增长14%和0.3%。
2、运输和保险逆差增速减缓。由于货物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货物运输和保险收入的快速上升,同时,货物贸易进口增速放缓,相应的运输和保险支出增速放缓。运输收入154亿美元,增长28%;支出284亿美元,增长16%,逆差130亿美元,增长4%。保险收入6亿美元,增长44%,支出72亿美元,增长18%,逆差67亿美元,增长16%。
3、旅游顺差继续扩大。伴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逐步加深,中国对外旅游收入和支出均增长较快。2005年,旅游收入293亿美元,支出218亿美元,顺差75亿美元,均比上年增长14%。
4、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增加较快。中国对外支付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达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而收入仅有不到2亿美元,下降33%;逆差52亿美元,增长21%。该项逆差扩大表明,中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5、电影音像收入增加较快,逆差有所缓解。2005年,由于对外出售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电视转播权等,中国电影音像的收入增加了两倍多,达到1.3亿美元。同时,中国国内电视和广播行业对外支付的F1方程式锦标赛承办费、体育报道等费用保持一定规模,电影音像的总支出达1.5亿美元,下降12%。收支逆差0.2亿美元,下降85%。
6、建筑服务顺差快速增长。建筑服务项下收入26亿美元,增长77%;支出16亿美元,增长21%;顺差10亿美元,增长654%。建筑服务收入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加快了参与国际工程和劳务项目的步伐。
7、其它商业服务顺差与上年基本持平。其它商业服务(包括转口贸易买卖、佣金、回扣等)收入继续扩大,达到169亿美元,增长6%;支出94亿美元,增长11%;顺差75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影响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1、国内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第三产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近几年,中国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从1991年的33%提高到2005年的4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当落后,占GDP的比重相对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在50%左右。中国第三产业的相对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水平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前提。
2、长期“重制造,轻服务”的政策导向客观造成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采取了首先鼓励发展国内制造业和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出口相结合的政策。伴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制造业加快向中国转移,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货物贸易企业和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均衡,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于货物贸易,并且长期处于逆差状况。同时,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以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市场竞争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速度。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含货物和服务)比重的10%,较上年略有下降。
3、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管理不够完善
受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制约,中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不少领域的法规仍是空白。近年来,中国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步伐,颁布了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立法尚未形成体系,已颁布的一些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比较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另外,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在一段时间里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目前协调的任务更加繁重。
4、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发展落后
受体制、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制约,中国服务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且附加值较低的项目,如运输和旅游服务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一半以上。而占全球服务贸易量较大的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由于中国服务贸易项目结构单一,对货物贸易的依赖性较强,在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即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很快,如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等。因此,尽管中国服务贸易收支增长态势良好,但项目结构非常不平衡。
5、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国家(地区);在国内,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含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发展,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且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影响而波动。
三、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形势展望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2006年,伴随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不断扩大,电信、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的重点领域,服务贸易收入和支出将继续增长,尤其是金融、电信等先前对外商投资限制较多的行业。但是,由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和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短期内中国绝大部分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专有技术和技术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的对外竞争力提高幅度有限。因此,服务贸易总体逆差的状况短期仍将持续。
预计2006年,运输收支均会继续增长,保险等主要服务贸易逆差项目的收支将继续稳步增长,逆差可能会有所减缓;旅游的涉外收支规模均会有更大的增长,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影响服务贸易收支总体方向变化的重要因素;另外,中国其它商业服务项下的收入和顺差规模扩大的增幅将会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大的顺差。
综合上述分析,预计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仍将保持收支规模不断增长的态势,全年服务贸易收入增速将高于支出增速,服务贸易仍将存在一定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