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贸易是产业进步的标志,是服务产业国际化的体现。当今社会,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服务业中的某些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同时又是其它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命脉。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至今,全球服务贸易总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尽管其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此后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使得服务贸易的增长暂时受阻,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继续扩大。2004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增长16%,达2.1万亿美元。
直到90年代中后期,服务贸易对于广大的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中国服务贸易已经在国人日益增强的竞争意识中得到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未来中国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正值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时期,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总量规模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服务业却一向落后。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3%左右,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目前金融、会计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仅占中国服务业的不到30%。因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由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数较小,近年来总量增长较快,从1995年的443.53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且,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呈现扩大趋势,2004年达到108亿美元。
二、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服务贸易的赢家。在WTO历年的统计中,全球服务贸易领先的国家和地区一向以发达国家为主。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
2004年,世界主要商业服务出口者中,中国排名第9位,服务贸易出口达到58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8%;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8位,服务贸易进口达到697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3%。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
中国服务贸易的产业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集中度较高,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主要分布于传统服务业,如旅游和运输;二是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三是金融服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进口增长迅速。
旅游服务是中国出口第一大服务部门,2004年创汇达257亿美元。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国家。
运输服务增长迅速,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增长迅猛,2004年进口为245亿美元,逆差125亿美元,不仅是中国进口第一大服务部门,也是服务贸易中的最大逆差项目。
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取向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按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支持服务贸易出口,努力减少服务贸易逆差。
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中国政府承诺全方位、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市场。在列入服务贸易开放减让表的33项内容中,包括一般商品的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配送在内的商业分销服务,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以及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度较大;电信,售后服务,视听服务中的电影院建设和经营,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开放的领域;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行业也进一步放宽了限制。在这些分地域开放的领域,如金融、保险、电信增值等,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都列入了开放名单,广州和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城市之一;在不分地域开放的领域,如运输、文教等领域,对外资的市场准入程度也大大提高,将逐步实现全面开放。根据中国政府在议定书中的承诺,中国将在加入后1至6年内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
为了积极参与区域和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中国政府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框架协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订了CEPA,正在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协商双边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在这些诸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服务贸易自由化成为重要内容,尤其是在CEPA中,服务贸易的地位更加突出。此外,中国与韩国、日本还就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等服务贸易达成专项协议,为早日实现10+3奠定了基础。
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政府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贸易,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
五、当前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自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服务贸易发展平衡作为施政的一个目标提出,而且在理论研究层面对相关专题进行了探讨,但是,迄今尚没有制定一个全面、完整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目标和手段都不明确。
从促进政策来看,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允许外商在一些服务业投资的政策,但是对服务贸易出口制定的促进政策极少,便利化和优惠性政策措施不系统,缺乏杠杆手段,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导向性作用的发挥,甚至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出口。
从服务贸易的主体来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不明确,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思想保守,不肯背井离乡,尚没有意识到国际化经营的现实意义;二是有的企业开始到境外投资,但是没有在统一的经营战略控制下实现跨国经营。这就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后劲堪忧。
六、对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一些思考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经验证明,在服务贸易领域,以新兴服务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增长。因此,建议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贸易的促进和保护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制定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制约性强的产业和高端业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突出发展制约性强的产业,为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发展服务。在产业布局上,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把发展出口导向性服务贸易、推进服务贸易出口作为重中之重,以争取早日实现按BOP统计的贸易收支平衡。
(3)鼓励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异军突起。深化产业开发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弥补产业链条的弱项,强化服务贸易核心产业的优势。
(4)按照市场化原则,培育和发展新的服务贸易出口主体,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体制优势,打造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5)根据WTO规则和国家政策导向,促进服务贸易出口。例如,建立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专项资金,促进服务贸易出口;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和协调机制;从产业、地区等各个角度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政策体系,包括确定对高端产业和产业链的上游业务提供前期市场考察、可行性研究、研发、出国团组、宣传费用等财政补贴,对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优化贸易环境的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提供普遍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