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营导航-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
推荐内容

俞建国:中国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07-05-23 14:47来源: 作者: 点击:
  

   一、我国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从长远角度看,小企业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是大企业难以替代的,因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小企业与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及社会稳定问题在我国未来工业化及其相伴随的城市化过程中(可能至少还需要40-50年时间),必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4-5亿个就业岗位。而小企业,不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将是容纳劳动力最广阔的场所。
  现代化过程往往产生不稳定。人们往往只看到工业化空前地调动了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却忽略了它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动荡。因为工业化不仅是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也是巨大物质利益的分配过程。农民问题之所以成为工业化过程中各国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根源,是因为工业化本身并未提供让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的有效机制。当农民不断地成为工业化的牺牲品时,他们也就必然持续冲击工业化本身。从这一意义上说,小企业能否办好,将直接决定中国工业化的命运,因为中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
  (二)小企业与专业化分工水平及产业组织
  小而优的企业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没有优质的小企业,就不可能成长出优质的大企业。没有小而优、小而专的企业做基础,大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不可能提高,整个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转换就会出现障碍,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严重限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难以实现。
  目前我国工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基本停留在产品专业化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而以各级行政机构为代表的利益共同体,事实上已构成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这就造就了我国大量“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和“小而全”的基层经济利益共同体(如乡镇、县等),严重妨碍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三)小企业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九五”计划刚刚确定支柱产业不到半年,便引发了一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热烈讨论。这意味着原有的结构性产业政策已经过时,需要寻找薪的方式和途径来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问题。
  在一个受需求制约的经济环境中,对未来社会的需求是难以精确预测的,“人算不如天算”,或者说政府的这种预测准确率不高。人们只能寄希望通过制度安排把资源引向最有效率的地方。这样,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身上。小企业的大量生长和大量消亡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旋律,从而构成经济生活中一道亮丽而又悲壮的风景线。
  (四)小企业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表现为,小企业领导层比较精干,更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较快做出创新的决策;小企业宽松的管理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创新常常得益于从大企业“溢出”的科研人员);小企业把创新作为竞争战略的核心;小企业对那些小的、不太重要的创新活动表现出比大企业更大的热情。正由于这些原因,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往往体现出相当高的水平。

    二、我国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我国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即到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一种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水平提高的过程。这一“社会组织”,通常包括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而在更加宽泛的意义上,还应该包括社会宏观管理组织即政府,以及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目前世界各国(地区)的产业组织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水平:第一类是大企业主导型,例如美、德、日等国。这些国家很善于办大企业,拥有一批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当然,善于办大企业的国家自然都能够办好小企业。第二类是小企业主导型,可称之为“中小企业王国”,例如意大利、台湾等。这些国家(地区)虽然缺少优质的大企业,但其小企业的精品却也玲琅满目,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些能够办好小企业的国家(地区)不一定办得好大企业,但对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似影响不大。第三类则大企业和小企业都办不好,这些国家将难以在世界上立足。
  各国产业组织的这种差别与社会资本有关。所谓社会资本,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程度,它通常由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所建立起来。在一个高信任的社会,信任可以超越血亲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的经营成本比较低,容易造就一批优质的大企业;而在一个低信任的社会,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之内,因而社会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就难以“做”大。
  虽然我国目前小企业尚未能办好,但从社会资本角度看,应该说完全拥有办好小企业的能力。我们的社会信任关系,毕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血缘关系”而延伸到“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在一些较为开放的大中城市,社会信任的开放度还要大一些,这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应下大力气把中国的小企业办好。
  如果我国大陆的小企业能够达到台湾地区的水平,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应该是:万多美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如果达到意大利的水平,人均就是2万美元。如果我们不但办好了小企业,而且办好了大企业,就可以达到美国的水平,人均3万美元一一这或许就是未来中国产业组织演进的几个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小企业的素质也应该达到它们的水平,即从目前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发展到台湾的资本密集型;意大利的技术密集型,美国的高新技术(信息)密集型;产业组织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水平,也相应由目前的仅仅是产品的专业化和企业问较少合作的落后方式,发展到零部件、工艺专业化和企业间较多的协作方式,以及生产服务专业化和柔性生产协作方式。
  因此,未来50年我国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设想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到2010年,相当部分小企业(例如30%)达到台湾地区水平,即成为具有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相当的协作能力的资本密集型小企业。
  第二步,到2030年,相当部分小企业(例如30%)达到意大利水平,即成为具有密切协作关系的技术密集型小企业。
  第三步,到2050年,相当部分小企业(例如30%)达到美国水平,即成为不仅具有密切协作关系,而且是高新技术密集型的小企业。这样,从总体上看,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