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营导航-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
推荐内容

老子的不争哲学与企业经营管理

时间:2007-06-07 09:33来源: 作者: 点击:
  

处下不争,是老子在处理人、我关系,尤其是处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处下不争,也是处柔守弱在人、我关系这一领域中的表现形式。
  老子的处下不争是有针对性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见,是自现,自我表现,自显于众。自是,是自以为是,主观认为我的看法一定正确,绝对不错。自伐,是自夸,自我表扬,自我表功。自矜,是自尊自大,傲慢。老子这句话是说:凡喜欢自我表现的,固执己见的,对事物就不能判断分明;凡自以为是的,是非总是分辨不清;凡自我夸耀、自吹自擂的,事业反而没有成效;凡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居上卑下的,其领导就不能长久。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人之通病,是“逞强”、刚愎自用的表现。这样的逞强,不仅令人厌恶,与己、与人、与事业不利,而且,世间的纷争相当大的部分也是由这种心态、行为所产生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是自己在抬高自己。然而,你坐轿子要别人抬才能抬得起来。如果别人不抬,靠你自己来抬自己,
  你坐的轿子怎能抬得起来?因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是吃力不讨好,欲得反失,反显得自己愚昧无知,令人耻笑。这样做,表面看是刚强,实际结果是弱。这也就映证了老子所说的:“勇于敢则杀”,“强梁者不得其死”的道理。
  老子的处下不争,正是针对逞强者刚愎自用这种心态和行为提出的。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我表现、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是非就能判断清楚;不自我吹嘘、夸耀,事业才有成效;不自高自大、盛气凌人,领导才能久长。
  在这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这“四不”,是柔弱的表现。而正由于这“四不”的柔弱,才赢得了“明”、“彰”、“有功”、“长”的结果,最终成为强者。因此,这是很典型的柔弱转化为刚强。
  现实也确实如此。只要你说得对,做得正确,做得好,对人有益,对事业有益,那么,即使你自己不去抬自己的轿子,人家也自然会来显明你的好处,肯定你的业绩。这样,大家来抬你的坐轿,轿子反到抬起来了。因此,凡想建大业、立大功者,千万要牢记“四不”,实践“四不”;凡想真正成为强者,也千万要牢记“四不”,实践“四不”。相反,只要逆“四不”而动,那就没有不失败的。
  正由于这个缘故,老子又一次提醒管理者:“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达到目的了,成功了,胜利了,不要自高自大,不要自吹自擂,不要自骄自傲。“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这是人极易犯的毛病。在胜利面前要保持冷静、克制,“勿矜”、“勿伐”、“勿骄”就是这个意思。原因有三:一是胜利、成功总是有限的,不可盲目夸大;二
  是胜利、成功总是暂时的,处理不好,胜会转败,前功尽弃;三是胜利、成功下突出自己,功归个人,必伤害群体,脱离众人,最终成为孤家寡人。这三个因素如果加到一起,那么,“果”后非“失”、“败”不可。
  老子提倡“四不”,不由人联想起孔子的“四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是不要主观测度。毋必,是不要主观武断。毋固,是不要固执己见。毋我,是不要自以为是。这“四毋”与老子的“四不”是何其相似?这种相似,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不管学派之间有多大差别、冲突,以致相互对立、攻击,但是,在做人的基本道理、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准则上是相近、相通的。因为,那是客观规律。由此,又更映证了老子“四不”的普遍价值。
  “四不”的实质,是要领导者、管理者在名利面前谦虚退让,淡泊名利,“无我”、“无私”。然而,“四不”的结果,是“反者道之动”。你越淡泊名利,名利越多。你“无我”、“无私”,反倒能成其“我”,成其“私”。对于这一辩证关系,老子早已看得一清二楚了。
  老子告诫后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段话是说:掌握了“道”、规律的高明领导人,处处谦虚退让,凡事都让别人占先,结果自己反而得到众人的爱戴,自己反而占先;事事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舍己为人,结果反而身受其益。这一切,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的缘故吗?所以,不自私反而成全了自己,获
  得了好处。
  “四不”,虽然看来是把自身利益位居后尾,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虽然看来是外忘其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每一个管理者,应该懂得这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不可在名利上急功近利,而宜以老子的“四不”为参照系,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样,才有可能“功成”、“名就”。
  处下
  在处理人、我关系时,老子力主“处下”。“处下”这对正确地处理领导与被领导、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兼并企业与被兼并企业之间的关系,都有很现实的意义。
  老子首先从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内部,领导者能否受到民众拥戴,能否“王天下”的角度来论述的。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段话的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向所归往的总汇,是因为它处于一切小河的下游,位势低下,所以能接纳百川,成为一切小河流向所归往的总汇。所以,要想领导民众,管理民众,就必须用自己的言辞向民众表示谦下;要想领导民众,必须把自己摆在民众的后面,对民众态度谦恭,事事退后。所以,圣人管理民众,但民众不感到有负担,有压迫;领导民众,但民众不认为对自己有所妨碍。因此,天下人都乐于推戴他而不会厌恶他。
  这都是因为他善于处下,不与人相争,结果,普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过他。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处下”的思想。在这段话中,有两处是相当关键的论述。其一是:“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力百谷王”。百谷,是百川。王,是“天下所归往”。百川归会谓之海,天下归往谓之王。这里,老子是以江海来比喻“王天下”。“王天下”,要人心归附,人才归附,民众归附,似同百川归入江海。“王天下”是管理的最高理想。
  然而,如何才能“王天下”呢?老子用“百谷”和“江海”的例子,说明了其中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善下之”,就是处于下游而非上游,处于地势、海拔低的地方而非高处。以此比喻,一个管理者要“王天下”,就要把自己的地位摆在民众的后面,要谦恭,退后,而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以势压人,作威作福。由此就可得出结论:“王天下”者必须“善下”,只有“善下“才能“王天下”。这一结论,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有的管理者,有远
  大的抱负,迫切想要“王天下”。然而,由于管理不得法,往往事与愿违。对这些管理者来说,老子的这一教诲,可能是一剂清醒剂,一付良药。它能使你走出迷津,迷途知返。
  其二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善下之”,表面上看是“不争”,消极。然而,那是手段,其目的是“争”,且是“天下莫能与之争”。从这里可以看到两点:一是老子的“自然无为”决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积极的“为”,是更好的“为”;二是“处下”、“不争”的结果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矛盾转化。这一点,又是老子“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的哲理的体现。
  接着,老子又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数至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孤,是孤独无德;寡,是寡德之人;不谷,是指不善。中国古时君王,自称孤、寡、不谷,均是贬称,自贬,以显谦卑。舆,是错字,应是“誉”字。琭琭,是玉美的样子。珞珞,是石头坚固的样子。这段活的意
  思是:所以,贵以贱作为根本,高以下作为基础。因此,古代君主自称“孤”、“寡”、“不谷”,以示谦下,这不是以贱下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如果你千方百计去追求荣誉,必定得不到荣誉。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要象美玉那样璀璨明亮受人注目,而要象石头一样地暗淡无色,普普通通,毫不特殊。
  这段话,也有两点引人注目:其一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任何高贵的事物,都扎根于贱下的事物之上。少数人的“高贵”,如果没有多数人的“贱下”,那么,他们是“高贵”不起来的。就如同一座宝塔,塔尖处于“高贵”的地位,塔身、塔底、培基处于“贱下”的地位。然而,没有培身、塔底、塔基的“贱下”,哪有塔尖的“高贵”?一个管理者,如果瞧不起,甚至欺凌“贱下”的下属,不等于是没有了塔身、塔底、塔基的塔尖了吗?这时,你想“高贵”能“高贵”得起来吗?因此,管理者要“处下”,要尊重下属,这样才能稳住自己的塔身、塔基!如果下属感受不到尊重和人格的尊严,你就别想要求他们尊重和服从你,别想让他们和你一起赴汤蹈火。如果你当众出一个下级的丑,就不能指望他有自豪感;如果你总是辱骂、吓唬部下,你就不能指望他们成为强者。如果你想搞垮部下,你就不能指望他们成为强者。由此,他们认为:在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和吹毛求疵是有区别的,加强领导和持强凌弱是根本不同的。他们主张给下属分权、授权,主张自主管理,主张平等待人,主张不在利益、权利上与下属争,而要主动相让。在日本企业中,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在各个方面“包装”自己,冲淡自己“高贵”的形象,而显现“贱下”的形象。比如:取消企业
  高级管理人员的专用停车场;取消高级管理人员的小餐厅;管理人员与普通人员一样,上班穿工作服;高级管理人员不搞豪华的办公室等。
  其二是“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管理者处于领导地位,本身就容易引人注目。如果不加注意,任意突出自己的优越地位、权势,必然与下属之间形成越来越深的等级鸿沟。这样,凝聚力就无从谈起,而只会相互疏远,甚至对立。同时,这种等级鸿沟时间长了,又会使下属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这样,既无益于下属的健康,也会影响其工作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管理者“不欲琭琭如玉”,而“珞珞如石”。
  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必然谦虚待人,居人之下。儒子不可辱。人才,有极强的自尊性。他们的自尊心不得满足,是难以全心全意为你服务的。诸葛亮说:“士为知已者死”。今天,在管理领域中,则是“士为知已者用”。而“知己”的关键,是要知其自尊。中国的不少企业花了很大资金求得人才,但人才到手后,有的并未充分发挥作用,有的则“炒”了老板,离开了企业。观其原因;与上述所论关系甚大。
  老子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意思是:所以,大国不恃其尊,能对小国谦下,就能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乐于依附;小国如能对大国谦下,能安其卑,就可取得大国的信任,赢得大国的欢心。所以,有的以谦下取得信任,有的以谦下而被信任。大国无非是想要包容、兼并小国,小国不过是想要依附于大国。两者都满足了自己的愿望,都需要谦虚卑下。但是,作为大国,尤其要注意谦下。
  国与国相处的方法,在于谦下。小国谦下为求生存,大国谦下为求兼并扩张。反之,如果逞强争胜,小国要灭亡,大国也难以长久维持。因为,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倚众暴寡,最终会使天下离心、背逆,最后不免败亡。然而,小国谦下比较容易,大国谦下就比较困难。因此,老子在这段话的最后,强调指出:“大者宜为下”。这段话,老子既指出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时,要“善下之”,又以“大者宜为下”来着重指出:强者要“善下之”,强者也要“处下”。只有这样,强者才能更强。否则,强者“处上”,则矛盾对立面就会转化,强者就会转化为弱者。这又是“反者道之动”的一个绝妙的运用。
  在处理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时,也要“处下”,尤其是强的企业、龙头企业、兼并的企业更要“处下”。只有这样,合作、联合、兼并才会成功,才会有真正的效应。兼并一方要主动适应对方,而不能只要求对方适应自己;要主动让利,主动照顾对方的利益,而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利益,让对方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兼并过程中,不免存在企业间的利益冲突,权力冲突,人事安排冲突,资金冲突,文化冲突。对此,双方,尤其是兼并的一方要“善下之”,主动照顾对方,互相适应。这样,才能互相协调,使被兼并的企业与之融为一体。
  老子“善下之”的论述,也适于处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对此,老于认为:“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是说:在两军对阵、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那一方悲愤,那一方就能获胜。由此,就引出了“哀兵必胜”的成语。哀者,是被侵略者,是悲愤的一方,有必死的决心。所以,往往能克敌制胜。引伸到企业竞争中,就是善于运用“危机感”,使员工感到时刻有竞争的威胁,生存的危机相加,使企业、员工成为“哀者”。有危机、竞争相加,这时,我在竞争中不是“居上”,而是“处下”。不是我挑起竞争,而是被逼应战,为生存去竞争。这样,就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了竞争力。
  谦退
  权力、功利是人们世代为之纷争的敏感问题。对于这一敏感问题,老子的态度与常人相反,力主“不争”、“谦退”。老子的这一思想,最集中地反映在下面两段语录中。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无私,它只有利于万物,而不会对万物造成伤害。掌握了“道”的圣人,顺天道而行,效法天道之“利而不害”,表现为“为而不争”,也就是只作贡献,只为他人服务,而不和他人争夺功利。
  “不争”不是消极不为。老子明确指出是“为而不争”,“为”是前提,是在“为”的条件下“不争”。“不争”,也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对一切事物的放弃,而是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意欲。老子的“不争”有其普遍意义。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功遂,是功业成就。天之道,指的是客观规律。身退,是指敛藏锋芒,不发露,不把恃,不据有,不咄咄逼人,不自我膨胀。这句话的意思是:功业完成后,要含藏收敛,这是合于自然的道理。日月经天,昼出夜没,夜出昼没,寒来暑往,秋去冬来,都是很自然的,是“功遂,身退”。在植物世界,如草木肚界,各种草木都是在默默无言地完成了各自的生命任务(功遂)后,静悄悄地消逝了(身退)。由此,“功遂,身退”是“天之道”,是“自然”。自然无为,就要顺应这一规律,当管理者在功业成就之后,不争功,不把恃,谦虚退让。
  “功遂,身退”的本意,是要人们在功业成就后谦虚退让,不去争名夺利。然而,后世有部分人,把“身退”两字从字面意义来直接解释,而不去真正理解老子所说的本义。这样,就形成所谓“功成名就后,循隐逃逸”的消极处世哲学,美其名曰是老子思想的真谛。
  老子在提出“不争”、“谦退”这一命题以后,又将这一命题展开,成为自然无为管理的主要内容。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这是说:“道”象泛滥的河水,周流各地,无所个至。万物靠它生存,它并不推辞;功业成就了,它并不目居其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不主宰它们。它无私心,从这一点来说,它很微小;但是,它的作用无穷,万物都以它为依归,而它并不主宰万物,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很伟大。正因为它不自认为伟大,所以能成就它的伟大。
  这是老子在论述“不争”、“谦退”的“自然无为”管理思想时,讲的最集中、最完整的一段。在这段话中,“不辞”、“不名有”、“不为主”,是“不争”、“谦退”在管理中的表现形式,是管理者无私的体现,是管理者“处下”、“无为”。然而,正是由于“不辞”、“不名有”、“不为主”。万物各得其所,从而“恃之而生”、“功成”、“衣养万物”这又是“有为”,是“无不为”。同时,老子指出:“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在功业面前,愈显谦虚退让,愈得人心,愈显有功。相反,稍有功业,便居功自傲,甚至无功自傲,那么,不仅显不出他的功业,反令人反感、厌恶。这又是“反者道之动”的体现了。
  老子又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任万物自然生长变化而不横加干扰;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据为已有;推动了万物成长而不自任其能;为世间万物立下了显著功勋而不居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存。“不辞”,“不有”,“不恃”,“弗居”,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四不”!
  这个“四不”是告诫管理者处下、谦退。这个“四不”,是不自私,不妄为,是自然无为。而“四不”的结果,是“作”、“生”、“为”、“功成”,这是“为”,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由此也可见,“无为”非消极不为,而是顺乎规律去积极有为。“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讲出了“四不”无为管理的真谛。“四不”是“不居”,其目的是“不去”。而“四不”的结果,必然是“不去”。
  这又是一个“反者道之动”。
  老子还说:“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圣人作育万物而不恃恩求报,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最后,老子讲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促成了万物而不恃有恩,不居其功,长养万物却不主宰他们,不对他们横加干涉。这就是深刻广远、至高无上的大德。
  由老子对管理者提出的“不辞”,“不名有”,“不为主”,“不有”,“不恃”,“弗居”,“不处”,“不宰”等有关处下、谦退的教诲,不由使人想起儒家始祖孔子所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这句话,如果用老子“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辩证哲理来进行解释,那么,它的含义就成为:立人者最终必立已,且更好地立己;达人者最终必达己,且更好地达己。老子、孔子,道、儒两家的始祖,在处理人、我关系上的立场、指导思想是很接近的,可以说是相通的。这一点也可反衬出这一思想是人类的共同结论。老子的这一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尤其对管理者自身修养是十分有价
  值的。在现代管理中,分权,授权,自主管理,不正是“作而不辞”,“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长而不宰”的思想体现吗?
  “上善若水”
  对于处下不争,老子以“水”作了十分生动而贴切的比喻。这个比喻,综合了处下不争的要点,对现代管理者是有参考价值的。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上善若水”,是讲最善的人,象水的特性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当然应该是“上善之人”。那么,水的特性是什么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就是水的特性。从老子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到水有三种特性:一是“利万物”,能滋养万物,作为管理者就是要能搞好经营管理,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要尽其所能,帮助下用,帮助他们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水平、道德标准和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成才;二是“不争”,守柔弱,顺自然而不与万物相争,作为管理者就要象水那样,不与同事、下属争名争利,要淡泊功利;三是“处众人之所恶”,蓄居流注于众人所厌恶、不愿处的卑下的地方,作为管理者就要象水那样,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处别人不愿处的卑下地位,干别人不愿干的事,如骆驼那样;坚忍负重,居卑忍辱。“故几于道”,水的这三大特征,老子认为是很接近于“道”了。也就是说,管理者如果能做到这三方面的要求,就基本吻合“无为”管理的精义了。
  接着,老子又用“居善地.”等语言,从7 个方面,对“水德”进行了描述。其目的,是告诫管理者,你如果想成为“上善之人”,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要象水那样,具备这7 个方面的品德。它们是:“居善地”。地。是指低下。这是说,水处于低下的地位。由此,“上善之人”,优秀的管理者,在为人处世时,要处下,谦退,安于卑下。“心善渊”。水渊深清明。由此,优秀的管理者的心境要象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与善仁”。水,施于万物而无私心。由此,优秀的管理者在与人交往时,应助长万物而不望回报。“言善信”。水,照万物,各如其形。诚实不妄,毫无虚构。由此,优秀的管理者对人,尤其是对同事和下属,要所言出自至诚,重诚,重信,重承诺,绝不虚伪。“正善治”。正,是“政”,也即管理。水,能滋养万物,清除污垢。由此,优秀的管理者为政、管理要象水那样公平,有条不紊,善于完成良好的业绩。“事善能”。能,是指功能。水,能方能圆。由此,优秀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象水那样灵活四通,通权达变,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动善时”。时,是指时势,时机。水的动静变化,都能顺应时势。由此,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时机,一切管理行为要能与时推移,随俗化成,相机而行。对于机遇,要及时作出反映。要象水那样,随着动荡变化的趋势而动荡起伏变化,跟着静止的状态而安详澄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