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们经常去日内瓦参加世贸组织的谈判,欧盟一个大使的夫人有严重的失眠正,后来有人给他出主意把WTO的文件给她念一下。大使随手翻了一下多哈协议“所有扭曲国际贸易支持的水平及综合支持加微量允许水平以及第八段议定的水平,将根据一个分层进行削减”念完这段再看她夫人已经睡着了。这是少数人的科学,有些词条晦涩难懂,但就是这些使人昏昏欲睡的规则跟企业有很大的联系,对国际市场进行了规范,而且来决定了未来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掌握它也要参与它的制定。
我讲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国际规则。本来这个问题已不存在了93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整版文章,“论在对外贸易中按国际规则办事”。当时是有矛盾的,为什么按国际规则办事?按国际规则办事如何体现独立自主、自立更生,这篇文章是龙永图同志执笔的,但这个文章是一个集体的创作。李岚清同志、吴仪同志都参加了。为什么要遵守国际规则?因为中国已形成了对外开放政策,你要跟人家做生意就绕不开这个国际规则。92年我们实行了海关协调编码系统,当时就有人反对,说为什么我们要按他们的,我们有自己的编码,如果你不按照人家的编码,人家不知道你是什么东西,也无法按国际公平的原则给你检验、进口、报关,就没做生意。至于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当时在讨论中也已经回答了,现有的国际规则是发达国家搞的,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公平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关贸总协定也好,WTO也好,现有机构的规则运作都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使这样你也要遵守。那么如果不公平,你另起炉灶是否可以?在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曾做过这种努力,成立了联合国贸发会,结果失败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选择参与到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中,据说发展中国家的谈判、斗争维护自己的权益。历史表明,我们要建立所谓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现有的国际规则。国际规则有不合理的地方,同时也有合理的地方,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对于世界经济发展、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客观的需要。而且从我们国家二十几年对外开放的过程来看,我们是一个受益者,在现有的国际经济体制中我们是受益了。当时这篇文章把问题回答了,现在又有新的争论,但不是回到了旧问题,而是有了一个新的起点。现在有人提出“篮框会不会降低?”,参加人家的规则,不能首先让人家篮框降低,你首先要去参加,参加了以后不意味着以后就永远不能要求篮框降低。我们现在的大使经常到世贸组织开会,只有很少几个人发言大家都认真听,包括我们中国代表。但是美国人、中国人、欧洲人发言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很认真地听,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观点,我们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要求少减让一点,晚减让一点,得到了大多数的成员的理解。这就是要求降低篮框。但在没有参与的时候就要求降低篮框,没有人会理睬你。
另外现在还有一个争论,世贸组织规则外国人不遵守为什么中国人就要老老实实遵守?我觉得首先要看这个问题提得对不对。美国人有不遵守国际规则的时候,大家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从世贸组织的统计来看90%以上的裁决都被遵守了,包括美国,少数没有被遵守。从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来看,过去的几十年来应该说国际贸易壁垒是下降的趋势,国际市场是开放的趋势。我们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是受益者,我们应该支持增强、巩固多边贸易规则,认真遵守这个规则。有人说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是不是不能肯定地说,但我们肯定是受益者。
回到国际规则不公平来看,我们是WTO的成员,但我们是否能一下子就让篮框按我们的需求调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中国加入WTO的时候,美国是有争论的就是中国在国际体系里将来是一个维持者还是一个变革者。美国有一派学者不愿意中国过早加入WTO,就是担心中国加入WTO会大闹天宫,会变革。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是一个维持者,我们不是一个破坏者。我们是一个积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这是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的。
第二个问题,企业要了解、掌握、运用参与国际规则。不久前美国的GE公司法律顾问曾来见过,讨论加入WTO以后开放的一些事,我跟他谈了以后他跟我谈了多哈发展议程的谈判,他对每一个议程都非常了解,如数家珍。谈完以后我就忍不住赞扬了他一番。我没想到一个美国企业的法律顾问对我们了解得那么详细,但他并不高兴。他回应我说我在1973年的时候就代表了美国政府参加了东京政府的谈判,他说那会儿你还没出生吧?我说对不起,当时我已经上小学了。这就说明像美国这样一个公司,它聘请的法律顾问并不像我们公司里的法律顾问一样,只是处理三角债,处理官司,他有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了解现在国际规则的变化。因为他知道每一点国际规则的变化都跟他的企业的现在、未来有至关重要的联系。在这点上坦率地说我们是存在欠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好,印度工业联合会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他们在印制的小册子上说“我们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清晰的战略、更大的主动性。企业能取得多大的商业成就唯一的限制就是市场本身,而市场的边界就取决于企业的眼界。”我们希望以后可以改变这种局限的现状,但现在的情况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前不久我们在对欧盟一些不合世贸组织的意见进行审定,就听到这样的反映,说国内打算出口受到欧盟进口配额的限制,我的直觉是 怀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谈判的过程中打算是没有配额的,我怀疑欧盟敢不敢公开违反承诺。但是我们的企业就提出就是因为一些配额的阻挡,因为时间紧急,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是把一件事核实一下,还是到日内瓦问。我们后来还是请欧盟使团了解一下欧盟的法律,其实我们发现欧盟这是关税配额,这与关贸总协定规定的配额完全是不同的,是被允许的。当然我们没有任何责备企业的意思,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要了解国际规则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大企业可以找一个过去做过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咨询。小企业没有这样的能力,就需要组织起来,通过行会等组织向政府反映特点的观点、要求。我前天刚从韩国回来,去和韩国谈大米,我们要求韩国按照世贸组织要求开放大米市场。结果韩国各地一百万的农民来抗议,把外交部围得水泄不通。我跟韩国一个谈判对手说,我说你小心点儿千万别让他们打了我,否则你们就惨了,否则我会要求你立即开放市场,因为你如果打了我,我就不能有任何的让步,否则别人会以为你打了我,我害怕了。后来他派了一队警察来保护我。从中起码能看出韩国人有这样的参与意识。在谈判过程中企业是应该积极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 我们加入WTO以后,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参与国际规则。一是在国内法规的制定方面,企业应该有参与意识。现在的情况有所改进,比如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一系列的法规征求意见,有些企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们也有所反映。我们有一个法规叫汽车银行信贷规定。征求了很多企业的意见,所以推迟了半年出台,美国就抗议。我们提出要不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要不就按预定的时间出台个你们认为不好的政策。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参与国内法的制定,因为国内法本身也是国际规则转变的体现。第二在技术法规的制定、评议方面我国企业要充分发挥作用。目前中国参与的国际标准寥寥无几,每年国际贸易组织都会收到大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收到后要通告,各成员国有权利进行评议,我们也将这些标准在网上公告,也征求企业的评议意见,但收到的内容还是很有限的。我们希望企业积极地参与进来,因为只有企业才最有资格说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个标准的出台对很多企业肯定是有影响的。第三是参与多哈新一轮的谈判。我们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在学习世贸组织的规则,但世贸组织在不断地谈判,我们刚执行完信息技术协议,把我们的半导体零件都降到零,现在事贸组织又要谈新的ITA,要把范围扩得更大。我们刚刚准备把我们的汽车零配件关税到2006年从24%降到10%,但世贸组织非农产品的谈判要求把汽车零配件降到零。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是参与,我们是支持还是反对,为什么。在这方面企业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来影响我们的政府,进而影响国际规则。不久在菲律宾要召开一个国际研讨会,就是要讨论非农产品的进一步开放问题,我们也邀请了一些企业来参加,希望企业更积极、更踊跃地参加国际规则的制定,因为这里涉及的利益与企业都是相关的。现在有渠道不畅的地方,但至少政府的门是敞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