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营导航-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
推荐内容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

时间:2007-05-23 09:41来源: 作者: 点击:
  

    现在,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在理论界争论的很激烈,我认为,国有企业不是要改还是不改的问题,实际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科学民主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也证明,改革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关键是怎么改如何改的问题,这方面,我赞成有人提出的的将企业产权改革和公有资产产权改革相区别的观点,国有企业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公有资产的改革,而公有资产改革说到底是一个公有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的具体化问题,也就是责任主体是否到位的问题。只所以这么说,要从国有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说起,我认为国有企业管理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资产所有权责任不明确,资产经营责任不到位,劳动用工权力不到位。
  首先是,资产所有权不明确,也就是所有权虚化。资产是谁的,是国家的,国家由谁负责,由老百姓负责,老百姓是一个群体,群体是无法承担某一个具体实体的具体的责任的,因此也就变成了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了。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无论是以资金的形式还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既然存在,就得有人掌管,有人经营,就存在掌管的责任和经营的责任。这种责任不落实到个体头上,不具体化,就不可能避免资产的流失和异化。因此,国有资产所有权责任必须明确到个体头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还是国家行政管理,责任的明确与落实才是根本问题,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机制,完善和配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资产经营责任不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无论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讲,都是必须的。首先,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这种相互制约的机制,有利于明确企业产权和经营管理责任,否则,就势必形成自己给自己打分的自圆其说体系,这显然于企业的发展不利;其次,它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外在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格局下,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壮大必须依赖于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经理人职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过去的国有企业的老板,大都是上级主管部门行政命令的,没有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其职务和薪酬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意义,没有具体的经济意义,是传统的官僚体制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其责任是模糊的,责任的履行也是不严格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经营管理人员,毫无疑问只能以市场的方式产生,因此,落实企业的资产经营责任,首先应当从落实企业经理人的聘用和奖惩制度入手,应当彻底抛弃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具体的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考核标准,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必须注意的是,落实企业资产经营责任要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制定相关的议事制度(工作制度),既要保障企业所有者权益不受损害,又要保证企业经营者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再次是,劳动用工权力不到位。这种劳动用工权力不到位是有客观原因的,国有企业的职工,传统意义上讲,他是企业的主人,理论上不是纯粹的工人,还有所有者的成分在里面(尽管这种权利是虚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问题在于这种双重身份带来的职责和权利相互交织在一起,模糊不清,于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力受到传统体制和观念上的制约。用工权力不到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自主性能的发挥,也势必阻碍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管理效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使企业职工实现从“企业人”到“自然人”身份的彻底转变。

  因此,我认为,要冲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关键是要从建立和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入手。不妨将董事会代表国有资产的董事的职务升迁和薪酬待遇与资产回报率挂钩,由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考核;经理人职业化,其职务任免和薪酬待遇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由董事会考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国有资产所有权虚化和经理人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应当可以获得成功,这种相互制约的制度设计也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和经营管理人员的腐败问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