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营导航-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贸知识 > 国际工程承包 >

外部关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机会与挑战

时间:2007-06-21 14:50来源: 作者: 点击:
  

引言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域、具有多种业务模式的产业范畴。从交通、电力、水利、电信等基础建设到制造业、办公楼等企业建设到居民房屋建设,国际工程承包与各种行业都有关联;从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到亚洲、南美等发展中地区到非洲等落后地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无处不在;从BOT等综合运营项目到融资、咨询设计到施工管理、工程项目实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模式多种多样。 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与机遇共存。国际承包工程与国内工程相比,风险要大得多。由于国际工程承包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国际关系、货币金融市场状况、该国有关进口、出口、资金和劳务的政策法规、外汇管制办法等诸多方面,而且还可能遇到不同的业主、不同的技术标准、不同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国际工程承包商处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国际工程承包行业被认为是一种“风险事业”;但高风险相应带来高收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具有相当的获利空间,是一种“高收益事业”。 远卓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本土管理咨询品牌,从1999年起涉足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同电力行业、水利行业、化工行业、交通行业的国际工程承包商都有过良好的合作经历,并与国际上知名的工程承包行业的咨询服务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机会篇 全球工程承包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仍有较大潜力据标准普尔公司预测,1999到2003年全球建筑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5.2%,预计到2003年,全球建设市场总量将超过4万亿美元。同时,我国工程承包商的平均营业额为1.54亿美元,距离领先的法(22.86亿美元)、意(22.5亿美元)、荷(16.55亿美元)等国尚有非常大的差距,潜力很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变化,国际工程承包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 并购之风盛行。为了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提升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本地化运营的能力,众多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相继实施业内资产重组,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2. 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利润重心将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转移,单纯的工程施工业务利润逐渐变薄。BOT、Concession等集工程建设和项目运营类项目大幅增长。 3. 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呈现两种竞争趋势,一种是通过行业专业化获取竞争优势的趋势,另一种是通过跨行业、跨价值链降低经营风险获取竞争优势的趋势。 4. 从区域经济形式来看,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对北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影响重大,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又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增添了新的商机。 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原有工程承包商可以利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重组的契机,通过资本合作,迅速扩大公司规模,实现高速增长。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高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建筑市场开放程度较高。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为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进入发达国家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准入条件。  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扩张。在发达国家,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带动整个建筑市场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都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承包商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业务转型与技术创新,培养和完善自己在高端市场等新的业务领域的核心能力。  各国政府采购方式向公开招标方式转变,市场规范化程度增加,为其他国家承包商进入提供了机会。我国承包商应借助这一机会,明确定位,发展成为独特的行业领先的大型国际工程承包商,或迅速扩大经营范围,以规避经营风险。

挑战篇 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数量众多,但与大型国际化工程承包商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平均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从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统计来看,我国共进入27家,仅次于领先的美国,市场份额却只有3.7%,排到第九位,平均经营规模偏小。同时,由于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等各方面原因,我国承包商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本地化市场运营不足 缺少本地化的运营是大多数中国公司面临的困境,即使有了本地化的公司因为缺少管理办法也会产生无法控制的问题。经营体制的惯性与管理水平的低下制约了中国公司本地化运作的发展。 抗风险能力较差 偏重传统行业,工程类型单一,尚未进入主流市场。我国国际工程收入偏重于建筑业、交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产业,而在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石化、制造业、电力危险废弃物等方面市场份额较少。大多数中国公司的工程类型单一,市场风险不够分散,收入波动。国际承包市场集中于亚、非西洲,尚未打入竞争激烈的主流欧美市场。 同时,承包市场的国际趋势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 国际工程建设成本涨幅下降。业主不再愿接受顶高价,导致国际工程建设公司和供应商在报价上竞争。部分国家紧缩建设费用,设备和材料自给率提高,本国货币坚挺。这就需要工程承包商在国际范围内采购,修改项目设计以降低成本;并有效降低化司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 承包商的综合实力增强、运营趋向综合化。 为客户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最支持、最有效的服务。 拥有专门技术, 技术开发人员比重增加。 上市筹资能力增强,能够帮助业主进行项目融资。 承包商由单纯的工程承包向总承包转变。 国际承包商正经历兼并、重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逐渐多元。国内外市场格局变化,国外市场在公司收入的比重增加;各个国家对本国承包商提供保险、税收支持,而对国外承包商设置进入政策屏障。这就要求承包商要经营当地化,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依据专业和项目分布情况而非国家确定市场,致力资源能力最大化。 在内部运营管理方面,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起源于早期的经济援助活动,属于国家行为。所以最初参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企业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这些国有大中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1. 管理体制的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受上级主管部门行政管理制约,过于依赖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等体制问题。 2. 运营与决策机制的问题: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许多公司对下属运营子部门实行了承包责任制,但由于管理的不严格,实际决策层的缺失,经常会造成信息不对称,承包主体只享受权利却不负担相应责任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项目的损失由公司来承担。 3. 内部分工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决策层分工的不明确,市场售前管理与项目施工管理分工的不明确导致内部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的现象。 4. 人才培养的问题:由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是以项目方式执行,又是在国外执行,所以大多数公司认为需要懂项目管理、懂语言、懂当地文化、懂当地法律、懂财务控制、懂客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这种人才不但难以培育也更容易流失,所以远卓认为公司应注重培养由多种专业人才构成的复合型能力而不只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5. 考核激励体系的问题:大多数国有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缺少对外有市场竞争力的、对内公平公正的目标导向的考核激励体系。

发展篇 应在广泛合作、扩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抢占利润率更高的市场 重视本地化经营 如前所述,国际工程承包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地域差异很大,给工程设计、标书制定到项目实施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新的地域市场开拓也需要强大的本地化支持。所以,承包商一定要重视在主要地域市场的本地化经营。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战略合作、与当地政府或企业进行资本合作、成立独立的地区分公司等。 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满足工程承包业务的从项目融资、工程设计到工程实施的所有功能要求,承包商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引入并维持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工程设计、施工队伍、融资渠道等各个方面,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规避运营风险,使得承包商可以专注于特定的战略性领域,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快速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内部管理运作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提高决策水平 针对我国工程承包商普遍存在的决策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要在有效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评审流程,做到“各司其责、相互制约”。要建立权责对等的管理决策层,并明确分工,把标书设计与工程实施等主要环节区别对待,保证每一个关键的决策点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其次,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尤其是对于新进入的市场或业务领域,可以借助外部专家辅助决策。 加大公司集中控制力度与项目管理规范化程度 首先,一些关键性资源应由公司进行集中管控,包括集中的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统一审慎的合同管理、日积月累的项目实施方法经验等知识性资源共享等方面。由于总公司规模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包函会由总公司开出,这样总公司必然承担相当大的财务风险,所以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一定要由总公司集中控制,国外的大多数大型承包商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合同管理也是控制风险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应由总公司专人负责合同的规范与审议工作。国际领先的工程承包商的经验告诉我们,承包商的知识积累和制度完善是公司规模化经营与控制风险、提高获利能力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在总公司范围内进行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和制度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制度体系。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水平已经在各个行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机会。对于国际工程承包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建立核心竞争能力:  借助财务管理系统,实现高效的财务集中管理; 借助大型通讯支撑平台,实现项目运作中的及时信息反馈与知识管理; 通过开发强有力的应用功能,实现项目规范化管理与远程管理; 通过会议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功能的开发,支持承包商决策水平与反应速度的提升。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化分工,加强人才培养与知识积累 一方面,在承包商内部应注重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分工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承包商应进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而不是简单的内部承包。要针对设计人员、工程实施人员和内部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定位与发展目标设计,重视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专业化人才各司其责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公司整体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学科和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系统教育面对我国承包商只能定位于低端市场的现状,应该说这是长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单单依靠企业的力量无法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化工、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基础学科的教育力度与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发展速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