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营导航-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贸知识 > 出口退税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税制改革

时间:2007-04-16 17:02来源: 作者: 点击:
  

 伴随着退税政策的变化,中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拉开了序幕.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日益增多,交易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市场在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将发挥基础性作用。新的经济环境客观上给各国税收制度带来了重重压力。我国已加入WTO,作为相互依存的全球化经济中的一员,研究符合经济全球化要求的税收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照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税制的内在要求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趋势,比较和分析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制结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比例不合理,间接税比重过大,负担过重,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偏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其次,税种功能缺位,社会保障税至今没有开征,使经济全球化后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公民权益缺乏保障;再次,税种设置重复现象仍存在,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等目前仍实行两套税制,税种重复设置不仅造成征税复杂,增加税收成本,更重要的是导致内外税负不公。

二.税收制度设计上与国际规则和惯例存在差距。一是现行不规范的生产型增值税制,与世界上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存在差距,不利于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二是内外有别的税收政策,使外商投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妨碍了内外的公平竞争;三是缺乏公平的分类课征的个人所得税制与公平规范的综合税制存在差异,使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难以适应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纳税人的收入增加及收入多元化的情形,削弱了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

三.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复杂。(1)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统一性,不符合公平原则;(2)优惠政策导向不明,不符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优惠手段单一,间接优惠政策少;(4)优惠政策散乱,变动频繁,稳定性差,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透明度低,不利于操作。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税制应该加快改革步伐:

一.建立适应国际规范的税制结构。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主体税种为增值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增值税主要体现组织收入功能,所得税主要体现经济调控功能,社会保障税主要体现稳定社会的功能。我国应适当降低流转税的比重,提高所得税的比重,开征社会保障税,逐步建立以增值税、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二.深化流转税改革。(1)增值税:扩大征税范围,尽快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彻底解决重复征税和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引起的税负失衡问题,使国内产品真正以无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2)消费税: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非消费品和普通消费品应停止征税;提高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和高消费行为的税率;改价内税为价外税,由生产环节改为零售环节征收。(3)关税:逐步降低关税水平,合理调整税制结构,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取消不适当的减免税,扩大税基,加强退税管理和口岸电子化管理;正确、灵活地运用关税手段,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又要适度保护国内产业。

三.按国际规范完善所得税制。(1)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考虑到世界各国降低所得税税率的大趋势,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明显偏高,应适当降低。(2)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按年课征的综合所得税制;逐步扩大征税范围,对股票转让等金融交易所得和农业所得纳入征税范围;费用扣除实行税收指数化;根据世界税制改革趋势,实行适度的超额累进税率,级距不宜超过6级,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建立规范、严密的个人收入监控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体系,完善代扣代缴制度。

四.调整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1)对税收优惠政策单独立法,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规范性。(2)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从区域优惠、直接优惠向产业优惠、间接优惠转变,鼓励对先进技术企业、知识经济产业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鼓励对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投资。(3)借鉴国外规范化的税式支出制度,把税收优惠纳入国家预算的总体规划,在一定数量总额限度内调整税收优惠的结构,使税收优惠规模更趋合理,减少其对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宏观调控能力造成的不利影响。

五.深化税收征管改革。(1)加快税收征管现代化建设,实现征管业务网络化操作,推行电子申报、网上申报、非现金结算等方式,提高征管效率。(2)建立健全反避税制度,提高反避税水平。(3)加强国际间税收合作与情报交换,共同防范和打击国际逃税避税活动。(4)优化纳税服务体系,实行公开办税。

六.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完成税收基本法立法程序;规范税收实体法,尽可能通过法律来固定成熟的税收实体行政法规,提高税收立法的层次和效力;完善税收程序法,明确对市场经济中有关行为的税务处理,防止因税法规定不当而导致税收流失。 

------分隔线----------------------------